游客发表

細數智能電視發展形態,未來智能電視探索方向都在這了

发帖时间:2025-11-02 07:26:56

  導讀:作為更高深的智能產品行業,智能電視不同於智能手機智能家電。或許一個智能產品隻需要添加一些人性化的設計或者遠程控製技術就可以稱之為智能,但是智能電視不是這樣。他對工藝水平、硬件能力、顯示技術,都有硬性要求,也就是說誰掌握過硬的技術誰就是市場領頭者。那麽時下掌控智能電視市場的幾個大家研發了哪些先進的電視技術呢?讓我們來聊一下智能電視技術及產品形態的更迭。

  智能電視行業一直都是技術為王的領域,不同於智能手機行業,智能電視行業是一個相對而言門檻更高,在這個領域之中,互聯網思維的營銷雖然有一定的效果,內容生態的打造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基礎性的技術創新在其中卻是起到了最為底層的作用。
 
  從CES 2016乃至三星FORUM 2016論壇來看,2016年的智能電視行業,正在朝著屏幕技術、產品形態、軟件生態等各個層麵深入進步。雖然軟硬件層麵都有大的突破,但相關政策始終都是智能電視行業最的不確定因素。新技術和新挑戰正如一片汪洋大海,給所有廠商都帶來了希望與壓力。可以肯定的是,唯有那些具備軟硬件垂直整合能力的廠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取得市場的主動。
 
  當然,在虛擬VR的技術浪潮下,智能電視行業可能也會迎來一些來自於產品形態上的變革,虛擬VR+智能電視這種產品形態可能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屏幕技術花樣最多,量子點、OLED、HDR、8K各領風騷


  智能電視當下來看,其實更多是在一塊屏幕上進行繁多的技術創新。屏幕越大、越清晰、越鮮豔始終都是人類在這塊屏幕上的本能追求。
 
  從老式的黑白電視開始,電視機這樣一款產品就始終在朝更大、更豔、更清晰的的方向狂奔,即使是在其誕生後92年的今天,也依舊如此。
 
  在智能電視的屏幕技術這個層麵來看,產品成為了各項新技術的試驗田。OLED、HDR、8K等各項新技術層出不窮各領風騷,這些技術可能在2016年會成為智能電視行業各家跟風學追趕的方向。
 
  1、量子點技術
 
  量子點技術也是近兩年來收到電視廠商歡迎的一項屏幕技術。其實,這項技術早在2013年就在索尼的4K電視上出現,這項技術被索尼命名為“TRILUMINOS特麗魅彩”,且在索尼的智能手機上得到了運用。也就是羅永浩曾經在發布會上所嘲笑的“特麗魅彩屏”。當然,這隻是羅老師的無知。
 

 
  量子點技術此後並未被索尼堅持運用,但這項技術被三星、TCL等廠商偷師學藝。2015年的CES論壇上,三星、LG、夏普、TCL、海信紛紛推出了采用量子點技術的智能電視。而在今年3月2日的三星FORUM2016論壇上,三星的新款SUHD電視再一次將量子點技術發揚光大。
 
  量子點技術的原理是,內置特殊納米晶體管,在不過濾掉其他顏色的同時生成純粹的紅、綠、藍三色。也正是如此,屏幕不僅呈現出更多超精細色彩,而且畫質光感度更佳。量子點技術的優勢在於,功耗低、硬件成本低、迭代成本低。相比於8K、HDR等技術而言,量子點技術目前來看,是真正迎來了爆發時期,在2016年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已將普及到國內電視廠商之間。
 
  2、OLED技術


 
  OLED技術作為屏幕領域一項重要的技術其實出現的很早。早在2010年,三星就在自家手機S8500上使用了OLED屏幕,此後,曆代Galaxy係列的旗艦機使用的也都是OLED屏幕。OLED屏幕作為電視屏幕使用,則是在2013年1月。彼時,LG在CES上全球首次發布LG曲麵OLED電視,這表明全球進入了大尺寸OLED時代。
 
  OLED屏幕能耗更低、顯示黑色不發光;可視角度的問題較大,大視角下畫麵不失真,響應時間是LCD的千分之一,顯示運動畫麵不會有拖影等等一係列優秀的特性使得OLED屏幕成為了國內外電視廠商普遍追求的一項技術。此後,國內外電視廠商也根據OLED技術開發出了大量變種OLED屏幕。
 
  值得玩味的是,當時早已在自家旗艦手機上廣泛使用OLED屏幕的三星並未堅持在自家電視上使用OLED屏幕,而是逆勢使用LCD屏幕並且力推曲麵屏。當然,這隻是後話。因為OLED屏幕有著成本過高、難於量產等各項現實問題。也正是如此,三星在2014年停產OLED屏幕電視。但是,據韓國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三星正準備投資33億美元重啟OLED電視技術,三星OLED電視最遲將在2018年上市。
 
  此舉其實與如今智能電視領域OLED的發展趨勢密切相關。OLED在2015年越來越成為行業趨勢,LG在多年的堅持之後正在逐漸享用OLED帶來的技術紅利,OLED屏幕在產能和成本上的平衡也逐漸達到了一個較為合理的水準。相信隨著在LG乃至勇於嚐鮮的國產廠商的帶動下,OLED電視在2016年還會有更為突出的表現。
 
  3、HDR技術


 
  電視上的HDR技術其實原理和手機相機上的HDR技術基本類似,都是通過提升畫麵明亮與黑暗區域的反差,實現更好的畫質表現。這種技術下的智能電視將擁有更好的觀感、更出彩的色彩表現。
 
  2015年,索尼、LG、飛利浦、鬆下、三星等一係列廠商都在推出或是準備推出HDR電視。從上遊國際廠商的技術發力方向這個角度來看,2016年國產電視市場可能會迎來一波跟風熱潮。不過,HDR電視仍然需要內容的支持,想要普及還需要一段時間。好消息是,Netflix以及華納兄弟等好萊塢等內容製作公司都已承諾其內容將支持HDR畫麵。
 
  4、8K電視
 
  4K電視在今天尚未一統天下,且內容支持也尚不完整,8K電視便隨之踏來。其實,早在2013年的CES展會上,夏普曾展示過8K電視,但一直尚未宣布開賣時間。到了2016年的1月,這款夏普LC-80XU930X終於在亞洲部分地區宣布銷售,價格為16000美元。
 
  雖然在目前4K電視支持尚不完美的情況下看,8K電視還隻是一個噱頭,但CES 2016上,LG和三星都都展出了各自的98英寸8K超高清電視產品。而且日本為了配合東京申辦2020年奧運會,聲明在2020年開始8K數碼廣播。可能8K電視在這一兩年時間內成為國內外電視廠商潛心主攻的方向之一。
 
  產品形態也是重點,曲麵、分體、交互成探索方向

  電視屏幕作為決定觀感的決定因素向來受到用戶的重視,但一款電視的體驗不僅僅是由其屏幕觀感所決定的,更是受到了產品形態的影響。智能電視發展至今日,如何突破傳統的交互方式,以此變革電視成為了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問題
 
  1、分體


 
  分體電視可能也將成為2016年市場的標配。早在去年,小米、樂視、酷開、微鯨、暴風等一係列國產電視廠商都采用了分體電視的設計,以此來抵禦係統、軟件大升級帶來的硬件吃力問題。
 
  雖然有人說,分體電視隻是一個噱頭,對於電視的外觀、工藝集成沒有太多的好處,此前海爾、聯想的分體電視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分體電視的概念在過去早已被放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電視不是手機,電視不可能一年一換,分體電視起到了模塊化升級的作用。從大趨勢來看,分體電視已經成為了非常成熟的一項技術,這項技術有望在2016年得到市場普及。
 
  2、曲麵


 
  這裏首先要說到的是曲麵屏幕。曲麵屏幕其實嚴格來說,應該放在屏幕技術這個模塊來講。因為這更多的是屬於屏幕技術的範疇。但是從物理角度來看,其實曲麵屏也有產品形態上的一些考量。
 
  曲麵由於其特殊的構造,會帶來的沉浸式的體驗效果。打個比方,在玩穿越火線這類槍戰遊戲時,曲麵會玩家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因為在調轉視線的過程中,人眼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可以獲得相對一致的畫麵,而且曲麵帶來的景深,也就是視覺落差感也很容易給人身臨其境的快感。曲麵帶來人的感官刺激是平麵遠非能比的。
 
  2013年,三星在CES上展出第一台曲麵電視之後,曲麵電視一直都因為成本問題始終難以普及。但在2015年,隨著曲麵電視產能及成本逐漸達成平衡之後,TCL、海信等國產廠商也紛紛將曲麵電視的價格越做越低。如今在天貓上可以發現, TC和海信的55寸乃至更大屏幕的曲麵電視店售價不過五六千元,這一價格和小米、樂視等互聯網廠商的同尺寸平麵電視價格相差無幾。過去動輒萬元的曲麵電視已經飛入了尋常百姓之家。
 
  更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年底,互聯網品牌樂視推出了自家的曲麵電視,而根據小米內部人士透露,小米的曲麵電視也將在近一兩個月內推出。市場傳聞,國家電子產品3C認證中心資料裏小米正在申請的L65M4-AQ電視生產批準正是曲麵電視。小米、樂視等廠商的推進其實已經點名了2016年智能電視市場的一個競爭方向——曲麵即將成為主流。
 
  3、交互
 
  當年喬布斯重新定義了手機,今天也需要有人重新定義電視。
 
  知乎上有網友說的非常好,從體驗的角度看,“智能電視”的交互問題是被動消費信息設備的替代交互方案問題。電視在用戶的客廳中不是一個主動獲取的信息源,而是消磨時間的對象。
 
  智能電視今天真正的核心問題在於交互方式。一台電視一個遙控器的交互方式其實是舊時代的產物。這個交互方式也決定了,電視這種產品隻能成為內容消耗品,不能成為能容生產品。
 
  甚至有人說,智能電視真正的問題不是如何與人交互,而是如何顛覆產品形態,和人之間塑造全新的交互方式。
 
  如果智能電視不能解決交互這個核心問題,其實這個產品其最終命運是非常可悲的,終究要隨著被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送進曆史的墳墓。
 
  當然,停留在現有技術階段來看,智能電視很難給人帶來其他的想象空間。你不能要求一台屏幕和一個遙控器能帶來更多amazing的體驗,新體驗的背後還是要有新技術在背後作為驅動。
 
  目前來看,國內的有部分廠商其實已經體現出了自己的思考。這些廠商特立獨行,似乎已經踩對了方向。以暴風為例,暴風旗下的暴風電視以及暴風魔鏡結合在一起時,可能可以探究到智能電視未來的形態和方向。
 
  事實上,不僅僅存在暴風與VR的奇妙組合,樂視與VR、小米與VR也都在呼之欲出。從整個行業的探索趨勢來看,這可能會是方向所在。
 
  因為智能電視和虛擬VR放在一起時,或許會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以NextVR為例,這樣一家致力於發展虛擬現實電視直播服務的公司已經成功製作了NBA最新賽季第一場虛擬現實直播內容,並且獲得了時代華納和Comcast的3050萬美元的投資。未來在國內,虛擬VR+內容製作+電視硬件這種模式可能會成為不少廠商的選擇。
 
  寫在最後:

  智能電視的核心技術主要來自屏幕技術,其革新往往帶來新一代的產品更迭,迅速洗牌市場。對於智能電視而言,屏幕技術上的量變十分重要,產品形態上的質變更是未來。相信在未來的兩年間,屏幕技術將達到新的質變,當然形態的變革和屏幕技術的變革不成正比,所以智能電視形態的變革難以預料,,隻能默默期待了。
 
  本文作者:吳俊宇;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想獲取更多智能電視行業評論,敬請關注ZNDS資訊站。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